近日,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落下帷幕。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、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,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最高水平,被誉为“世界技能奥林匹克”。我国派出的36名选手在赛场上挥洒汗水、激扬青春,发扬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,获得了21枚金牌、3枚银牌、4枚铜牌和5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,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我国代表团取得的耀眼成绩,离不开近些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,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、增值赋能的快车道,源源不断地为产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,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立德树人、德技并修,强调工匠精神与技术技能培养相融合。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,职业教育是培养现代工匠队伍的生力军,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灵魂和内核支撑。在持续的改革发展中,我国职业教育着眼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社会、企业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,在课程开发、教学标准制定、职业能力规范中强调融入职业精神培养要求,使每个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,养成爱国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勤勉尽责、精益求精、追求卓越、敢于创新等道德素养和工匠精神。这种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学校职业教育培养,为学生日后成长为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。
当前,随着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,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“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,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、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、青年科技人才、卓越工程师、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”,将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战略人才。这充分说明,我们既需要顶尖的科学家、工程师攻克“卡脖子”问题,也需要大量能有效解决“从图纸到产品”这一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的实用人才。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,应当深化改革发展经验,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,培养更多金牌工匠、大国工匠。
优化厚植工匠精神的育人体系。在育人主体上,要联合行业企业,打造共同育人的共同体,将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,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主体作用;在育人过程上,除了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外,还应充分挖掘第二课堂和实习活动中的育人元素,积极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;在育人环节上,除了教学环节,还应将工匠精神充分融入对学生的评价环节,将工匠精神作为考核办学质量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。
健全培育工匠精神的保障机制。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支持,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投入和服务供给,尤其是地方政府要细化配套举措,强化相关政策的应用和落实,拓展技术技能人才发展空间。职业学校要健全具备工匠精神育人能力的师资队伍,提高教师弘扬工匠精神的思想意识,提升培育工匠精神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。企业则要完善人才选拔、培养和使用机制,将工匠精神作为重要评价维度,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活力,让更多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脱颖而出。
树立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。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在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,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,提升大国工匠、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。职业学校要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育人文化,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资源营造立德树人、德技并修的育人氛围。企业要加强爱岗敬业、精益求精、积极创新等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,并将其融入生产、管理、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中,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。全社会要多为广大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精湛技艺的平台,营造良好社会氛围,激发人们学习工匠、争当工匠的内驱力。
工匠精神反映劳动者的精神风貌,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。弘扬工匠精神、培育更多金牌工匠、大国工匠,不仅是学校的责任,更是由政府、行业、企业、学校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。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、形成合力,构建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,分工合作、密切配合、各尽其责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,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根本任务。
(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研究员)
来源:中国教育报
Copyright © 职教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20808号-11 全国统一热线电话:400-619-8866
免责声明:本站只提供交流平台,所有信息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如有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积极向我们投诉。
本站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动等国家法律不允许的内容,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上当受骗